小花不到一歲,我已經確信她會是個倔強的孩子。不,從她出生第一天,因為呼吸不順結果用力把自己還沒長好的肺吸破,造成氣胸,住在加護病房三週後才出來,我就知道這是個脾氣不會太好的孩子。

我永遠記得她快兩歲時的某天晚上,好像是因為她在吃奶的時候咬我一口(痛到我想要伸出如來神掌),第一次教她向我道歉。為了一句"對不起",我們整整對峙了兩個小時,還不包括我冷戰她裝傻的那一個小時。



別誤會了,小花是個喜歡大聲笑、愛分享、膽子很大、愛搞笑娛人的孩子。水瓶座的她,非常鬼靈精怪又有主見,對世界上的事物(尤其是食物)充滿好奇,卻通常不會對任何一個人或者物品(如某樣玩具),表現太多執著。

她會想起某個好久沒見的朋友,說她好久沒跟她一起玩,好不容易見面,會短時間就像是天天玩在一起那樣,完全不認生。可是,當會面結束要分手時,她會開心地與對方道再見,然後頭也不回的進行下一項遊戲.......(如果你看到,應該也會像我一樣傻眼,但我已見怪不怪了~)


(白衣服的是小花,和小她一個半月,一起長大的最好朋友Abby)


關於小花,身為她的娘親,我有說不完的故事可以告訴妳。這裡想要說的,是我們母女吵架的故事。在開場以前,我覺得有必要先說明小花的性格(完全是我個人觀點),以免大家有所誤解~


事情其實很小,小到我應該明天就不可能再記得,但由於它最終演變成一場暴風過境,讓我興起記錄下它的念頭,也是得要說。

"小花突然無來由地把一個布偶扔到我懷裡,而我喝斥了她。"

就這樣。


當時,我們正在看一片DVD,料理鼠王,我坐在沙發上,而她跟著劇情的起伏而顯得有些興奮,開始坐不住走來走去,我也不以為意。

突然她往我身上扔了一個動物布偶,我嚇一跳,然後我很不高興的大聲說:不可以這樣丟東西!!

我不是個好脾氣的人,對孩子我盡量溫柔冷靜地說話,但我也不認為,我不該反映出我真實的情緒。畢竟四歲的她也要跟別人接觸,而所有的人,包括她自己,都有表達情緒的權利。(當然,這也是因人制宜,膽大如花她不太怕人翻臉;哪像我小時候,媽媽吼一句,我就嚇得臉發青了)

接著,是一陣沉默,她假裝繼續做她的事,我繼續看我的電視。過了一會,她還是不講話,但開始在我身邊蹭來蹭去。(這就是她表示她知道我正在不高興,但她又很想我跳過剛才的不愉快、直接原諒她時的賴皮行為)

而我,一如往常,不理睬她的行動,並提醒她,如果她希望跟我和好,應該要先跟我說:對不起。

此時正巧她把拔進門,她開始放聲大哭。

她把拔立刻發現我們母女衝突,迅速想轉移大家的注意力,說他帶回來好吃的義大利麵當晚餐唷~~(妳覺得會有效嗎?)

我們夫妻立刻準備吃飯,此時,她還是繼續扮演'嚎啕大哭的女主角"
我們夫妻開始吃麵,問她要不要來,她還是繼續扮演'嚎啕大哭的女主角"
麵吃了一半,把拔又不忍心問她一次, 她還是繼續扮演'嚎啕大哭的女主角"
過了一會,她說她餓餓了。我問她,是不是要來吃麵?聽到我喊她的聲音,她又悲從中來,放聲大哭。
她哭著說要我抱抱,我叫她走過來我身邊,把她抱起來之後,我請她看著我的眼睛,先跟我道歉,她又扭動大哭的跑掉。
中間經過一段反覆、間歇性地啜泣與哭號。(中途把拔有試圖安撫她,可惜她根本不領情)
又過了10分鐘,從事件發生到此刻應該已經過了約一小時,她情緒彷彿發洩的差不多了,我請她跟我到房間裡溝通一下。

我想她應該是很餓了,而且顯然大哭一場也沒人替她圓場,乖乖跟進房間後,她又躲起來,不肯面對我。



我用輕鬆的口吻跟她說:我們來聊聊天~
她以為我要放過她了,賴說要我抱抱~

我把抱上床,放在我的對面,問她:妳是不是不覺得媽媽對妳太兇?
她點點頭。
我請她伸出手來跟我握手,說:好,那我先跟妳說對不起。媽咪剛才可能太兇了。
她邊流眼淚邊放鬆了。

然後,我說:那你是不是也該跟我說對不起,因為妳的舉動讓我嚇了一跳,而且可能會讓我受傷?
看著我向他伸出的手,她又猶豫了。

我說:人跟人都會吵架(衝突),可是雖然很生氣,吵完是不是都想要和好?
她點點頭。

我繼續說:媽媽雖然很生氣,可是因為很愛妳,所以也因為兇了妳跟妳道歉和好,那妳要不要也試試看?
她別過頭去,幾秒鐘後終於很快的說:對不起~~
然後緊緊抱著我。

我也緊緊抱著她,跟她說她做的很好,宣布我們和好囉~~

然後,她很快擦乾眼淚鼻涕,走出房間,很開心又很快的把自己的晚餐吃完。

事件結束,喜劇收場。




小花是個很直接表達情緒的孩子,無論是開心、生氣、難過,都會很"充分"的表現出來。而我小的時候,因為母親的嚴格教養,是個非常"壓抑型"的孩子。所以,我很羨慕她的勇敢開朗,也希望她能保有這份:直爽"。(當然,發洩情緒不包括可以罵人、動手、或是摔東西)

我知道這不會是最後一次的母女衝突,應該說,這才剛開始。但我衷心希望,我們能建立起一種默契,就是不管我們衝突的多激烈,誰犯了多嚴重的錯誤,最終,我們都能信任彼此會相互坦白、認錯、理解、原諒,然後和好。


我不是聖人,甚至不是一個溫柔的人,我無法在任何時候都帶著冷靜的面具。我希望她能認識、理解,並愛真實的我,而不是一個永遠會包容她的媽。

我也不會期待小花是完美的孩子,她也會犯錯、會有情緒,在是非的後面,她也需要緩衝的空間。



我希望,她知道她最愛的媽媽,也會永遠最愛小花。


 
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花快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