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『回憶是如此燦爛喧嘩,告別的時刻卻如此靜默………..我想念我穿著白紗的妻子,是否能讓她的狗告訴我,埋藏在她生命裡的秘密……………』
封面上的這段話,引起了我翻閱這本書的興趣,直到讀完後,合上書本時再度瞥見,書中的情節與文字透露的情感立刻再度掀起一陣巨大的波濤,讓我汗毛直立,亦在漸漸平息的感嘆裡,感受到抽離的空虛。
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…….男主角是一個在大學任教的語言學家。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午後接到警方通知,她的妻子從自家庭院中的蘋果樹上墜落身亡。是意外或自殺?只有唯一的目擊者,她心愛的狗「蘿麗」知道。思念妻子而瘋狂的想找出真相的男人,決定利用自己畢生所學,教導「蘿麗」開口說話,讓牠說出事情的真相……
我所預期的故事,原以為是帶點虛幻寓言的筆觸,描述『讓狗說人話』的過程,然後藉由『蘿麗』的嘴,代替從第一頁就死亡的主人敘述她的故事,讓真相大白;沒想到故事的發展令我震撼,一邊被情節吸引無法自拔,同時又對作者的天賦異稟連連驚嘆!
原來書中講述的每一環節,都能完美的指向同一個名詞:『巴別塔-靈犀難通的距離』。人與人間思想的距離(包括了夫妻、朋友、甚至是萍水相逢的人);人與狗之間因言語無法溝通而產生的距離(這部分的寓意可輕易延伸到不同種族語言,面對溝通困難的無奈);最沉重的部分是自己與自己的距離(在兩位主角的身上,我們都見到他們掙扎著與自己對話,急切的想將內心的衝突化解,以回應對方的愛),最後,雖然無法扭轉女主人的命運,我們最忠實的夥伴『蘿麗』,仍用它唯一懂得的方式,從失去摯愛的傷痛中喚醒了男主人,不需用到一言一語,仍解答了真相。
書中引發了我思考的是對『溝通』的重新定義。『溝通』似乎並非雙方用力的表達自身的立場,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,也不是拼命的渴求對方的心聲,以表達對對方的重視;真正的溝通,無非是坦然、理解和接納。『認同與支持』好像相對而言成為較不重要的一環,感情的相互依靠,和理智的對話,畢竟還是兩條不同的道路….
作者卡洛琳.帕克斯特簡介 (引述書中簡介)
畢業於美利堅大學創作研究所。大學畢業後,曾經在書店工作三年,而後才全心投入創作。她的作品散見於「北美評論」、「明尼蘇達評論」、「夏威夷評論」、「新月評論」。《巴別塔之犬》是她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小說,甫一出版即引起熱烈迴響,有書評家說她具有強烈的阿言德風格:霧氣濃重的鬼魅深夜、古老的民間傳說、給予人如夢般的閱讀歷程;更有書評家讚許她是美國新生代作家之中最耀眼的一位。卡洛琳.帕克斯特現今與丈夫及兒子住在華盛頓特區,第二本小說Lost & Found中譯本即將出版。
同場加映 【Lost & Found】伊甸園的鸚鵡
*以下內容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57438
你是否願意拿親密伴侶的祕密換取成功?
你是否願意在眾目睽睽下坦露內心,以獲得名利?
如果你願意,歡迎來到「追夢者天堂」!
格格:2007/3/27就要出版了,等不急要去買來看囉!
這是一個真人實境的電視競賽節目,兩人一組,如同電影「楚門的世界」一樣,在攝影機全程跟拍下,參賽者將帶著鸚鵡及尋獲的寶物,從埃及到日本、瑞典而至英國。他們為了不被淘汰,必須闖關解謎,找出埋藏在異國的神祕物品──當然,他們還得出賣自己的靈魂,才能奪得最後的百萬美元頭彩!
當比賽進入決賽階段,所剩的六組參賽者也正面臨人性最嚴峻的考驗,他們該如何不在如影隨行的攝影機前流露複雜的情緒?守寡的母親能接受女兒出賣祕密的難堪傷害嗎?原是同性戀卻因為宗教信仰而轉為異性戀的夫妻,能不能抵擋邪惡的誘惑,守住他們的婚姻?重逢相戀的高中情侶,是否能證明他們最初的選擇是對的?而紅極一時的過氣男女童星,又會如何演好這齣實境秀,好讓自己重返鎂光燈下?……
這些人都把獲得這場競賽最終勝利當成生命的轉機,以為就此將能找到改變他們命運的伊甸園,人生也能從此完整而無憾。這慾望與誘惑是如此的熾烈,就像他們隨身在側的鸚鵡,在人耳邊吵嚷不休,召喚著他們奮不顧身直衝向前。然而,他們真的願意付出一切代價擁抱夢想?而這伊甸園究竟是他們所嚮往的天堂,或是讓人喪失一切的危險之地?
原發表於2007/03/22 10:56 @ETtoday Blogiude
http://bloguide.ettoday.com/tajennifer/textview.php?file=55463